赵堡太极拳
2015-09-06 20:58:50 来源:武术河南
任长春〈公元1835—1906〉,温县赵堡西辛庄人,太极拳法第三代传承人。幼读私塾,世代务农,兄妹三人,排行居长,下面两个妹妹。父亲早亡,由母亲给别人染布抚养兄妹三个长大成人。因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土匪响马祸及乡邻,所以在他十七岁时决心学一身武艺保家自卫,适逢当时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陈清平在距本村七华里的王疙瘩村公开设有拳场,教授太极拳每天夜里带领弟子二十余人在汽灯下练拳,任长春在一边偷看三月余。一日在练拳收场时被陈清平老师发现,叫至跟前问明缘由,让其在众弟子面前将自学的太极拳演练一遍,非常惊奇,叹其天之聪慧,遂将其收入门下。当时随学的有赵堡何兆元、张汉、牛发虎,陈新庄李景炎,南张羌的李作智等人。
陈清平老师因材施教,结果这几个人在拳术上各有千秋,都有所成,自成一家。形成赵堡太极拳的几个支系(代理架、忽雷架、领落架、叉拖架及河北武式太极拳)。
数年后,任长春又巧遇云游道人李如山(此人道法高超,精通老庄学说),可住其家数月余。得其道法玄理,拳理备明。此后任长春将道法与拳法融会贯通,功力大进,名震乡里。
山东武师贾某闻明来访,临走之时要求任长春以试太极拳之奥,走至村头石头狮子旁边贾某要求自己先试,三个扫腿石狮子纹丝未动,任长春走至跟前,用手轻轻放在石狮头上,鼻子哼了一声,石狮子头随即落地,贾某当时惊叹不已悄然离去。石狮子至今犹存。
到任长春晚年结合阴阳学说,把赵堡历代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技法和自己的心得做了全面总结,形成了独具风格自成体系领落架太极拳,享誉武林。数年后在民国二十四年,由其弟子沁阳杜元化执笔,出版整理出代表赵堡太极拳理论拳宗《太极正宗》一书。(杜元化在1921年任河南国术馆裁判长)至今赵堡太极拳把《太极正宗》一书奉为经典。因任长春念其拳艺来之不易,仅传其长子任应吉(任长春有两房妻室,为长房所生),次子任应魁、三子任应贞,(二子、三子为二房所生,任长春五十岁时得二子及三子)弟子仅传沁阳杜元化。长子任应吉传本村刘清廉、刘振乾、刘振坤等人。次子任应魁传子任林,邻居亲戚乔四(乔四九岁学拳于任应魁,1965年老师病故后由任林代师授艺到1991年病故)。任林传弟子张世庆(1989年经师兄乔四介绍学拳于任林,1991年任林病故后由乔四代师授艺)。
任长春拳法既保留古老太极拳的原貌,又体现出领落架的特点、闪展腾挪,周身中正,上下相随,不丢不顶积极性强,而不失太极养生之精髓。为发扬这一只传统技艺,望广大同仁及武术爱好者,及在全国各地的同门者和海内外同仁者请及时联系,共同探讨挖掘,并发扬光大这一支武林奇耙,贡献与社会。
任应魁(1885年—1965年)享年80岁。温县赵堡镇西辛庄人,任长春次子,从小受家庭熏陶,自幼练武,家父从小督促甚严,一个上金刚每天练至百余遍,所以其功力扎实,与人交手发人于一丈开外。因此,人莫敢与其交手,一生在家务务农未外出授拳。故其弟子不多,仅传其子任林、邻居亲戚乔四。是任长春太极拳法第二代传承人。
任林(1905年-1991年)又名任乐群,温县赵堡镇西辛庄人,幼承家学,受伯父任应吉、父亲任应魁传授,自小练就一身太极功夫,名闻乡里,一生在家授拳务农,故外界之子甚少。但是后继有人,弟子乔四、张世庆等人。(乔四先授业于其父任应魁,任应魁病故后,任林代师授艺全盘授艺于乔四,为当今任长春拳法传承人)文革期间,太极拳被列为四旧。禁止练拳,只好在夜里偷偷教授几个孩子,以锻炼身体,以遮耳目。十年幼乱第一年教孩子练拳之事被驻村工作组发现,当时正值收麦连天,满场晒得都是麦子,工作组走至任老师面前,说道:我听说你功夫了得,你今天可以一试,如果是真,可免去今天夜里批斗,如果不实,俩罪并罚,任师听后,“当真”,随即作了一个砸七星的动作,将一个三百余斤的大石棍转了起来,围绕麦场走了一圈,工作组看后吃惊之余,当即免了他夜里的批斗在场的一百多个群众拍手称好。因其功底扎实,功力纯厚,无人敢与其交手。为任长春太极拳法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