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河南武术第一门户网站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公告:大型综合武术文化门户网《武术河南》隆重上线啦!传播河南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与广大武术挚爱者同行!
首页 > 武术版图 > 功夫地图 > 周口

杨氏心意六合拳传承

2015-09-07 17:50:10  来源:武术河南

aae32.jpg

  杨氏心意六合拳始于一代宗师杨殿卿,“周口三杰”之一,生于1869年,无常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大饥荒逃难时,饿死于安徽界首,终年74岁。自幼师从袁凤仪老师,全面的继承了河南派心意拳的特点,一生只习练心意六合拳,人称“飞天狮子杨殿卿”,是三杰之中心意拳功夫最精纯的一位。性格持重,待人和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伤人。但出手快捷,善用“虎抱头”式以肘击人,被击者常昏迷倒地,故又有“笑面虎”之称。杨殿卿的“剪手大劈”也是一绝,不管对手以什么样的拳法从哪个方向打来,杨殿卿都可以以此动作将人震飞。

 
  杨氏心意六合拳属于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杨殿卿前辈早年从师于心意六合拳大师袁凤仪,因其天资聪慧,又肯吃苦,深得袁凤仪大师真功秘旨,技艺精妙。杨殿卿与尚学礼、卢嵩高并称为心意六合拳河南派三雄,仍虚心向同门拳师学习,并在继承先师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杨氏心意六合拳法体系。
 
  杨家自杨殿卿得心意六合拳真传,甚惜其技,择徒授业甚严,传人甚少,与绝大多数得真传者一样,十分珍密其技,绝不轻传。承其艺者唯杨鸿生(1915-1988)、杨凤堂(1893-1982)、杨祥麟(1896-1978)等少数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代心意拳大师杨海明乃杨凤堂大师之子为第三代传人,儿时在父亲杨凤堂的熏陶下,逐渐对心意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寄希望于儿子将来成材。杨海明8岁开始学习心意拳。父亲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一把拳一把拳地练,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赏罚分明。这种简单纯朴的教拳方法,培养了杨海明刚强坚韧、永不放弃的性格,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本功。其主要传人有杨阿里、彭鹏、马进德等。
 
  杨祥麟,又名杨鸿瑞,排行老四,绰号“半截塔”、“杨铁掌”等,是整个心意六合拳史上功夫最纯,练至大成境界的寥寥数位宗师之一。他历经种种磨难,七十年代也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壮实敦厚的身子,竟硬生生得消瘦下去,1978年终无常。临终前,除了长期饥饿的原因外,并无疾患。杨大师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河南周口,人称小武汉,这因为一条沙河将周口隔成南北两岸,而北岸一条人称“小黄河”的支流又将北岸隔成东西两部,一代宗师杨祥麟便诞生在周口河西。
 
  河西有两支不同系的杨姓居民。
 
  杨祥麟大师所属一系原是河西大户人家,祖上是周口的望族,抗日战争时败落。其以沙河上经营南北河道的物资运输为业,称“鸿运转运公司”。在清代,沙河的南北运输十分繁忙,后来修了公路,通了火车,杨家的运输业便败落了下来。
 
  杨祥麟大师的父辈为“殿”字辈,有兄弟四人,老大杨殿元,老二即是赫赫有名的心意六合拳大师杨殿卿,老三杨殿邦,老四杨殿恩。老大杨殿元也有四子,这一辈为“鸿”字辈,其长子杨鸿恩,次子杨鸿品,三子杨鸿顺,四子杨鸿瑞。杨鸿瑞又名杨祥麟,即本文的主人公,也是本人恩师白文义先生的业师。
 
  杨殿卿是杨祥麟大师的二叔,有二子二女,长子杨鸿亮,惜1947年早亡,次子杨鸿生。杨鸿生先师也是本人的师爷,是刘师的老师,生于1915年,1988年10月31日不幸因车祸而亡,享年73岁。杨殿卿当年见侄儿杨祥麟身体壮实,便让其主练三节棍,此三节棍由白文义、石耀祖二师传给了本人。
 
  杨殿卿让次子杨鸿生主练鸡爪剑镰,取其轻巧。因杨鸿生体质不若堂兄杨祥麟强壮,杨鸿生师爷的鸡爪剑镰,一生只传了两个人,一是杨祥麟的次子,“凤”字辈的杨凤魁,又名杨慈悯,另外姑表亲刘家一子弟,即本人的鸡爪剑、六合枪等的恩师刘先生。
 
  杨祥麟(鸿瑞有二妻,大的妻子是出生大户人家,生了一个女儿,后去了洛阳,小妻是穷人家的,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及杨鸿生的子女皆“凤”字辈,如杨祥麟长子杨凤祥(又名杨青海),次子杨凤魁(又名杨慈悯),女杨凤英,凤莲,凤玲。其长女在洛阳,杨凤英丈夫之弟刘向民在周口,今年86岁,也是杨祥麟的弟子,仍健在。
 
  杨鸿生也有数位子女,长子杨波随军在上海落户,次子杨凤岐在西安。杨殿卿的二个女儿分别去了上海与郑州。
 
  目前“凤”字辈的还有杨祥麟二哥杨鸿顺的儿子杨凤山在周口,今年85岁了,仍健在。杨家“殿”字辈、“鸿”字辈、“凤”字辈三代,人口众多,然练心意六合拳的仅“殿”字辈的杨殿卿,“鸿”字辈的杨祥麟、杨鸿生,以及“凤”字辈的杨慈悯,及杨祥麟大师一侄女(三年大饥荒时走散,听说去了新疆,但至今无消息)寥寥数人,而杨慈悯后又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已不练拳,殊为可惜。
 
  杨家自杨殿卿得心意六合拳真传,甚惜其技,择徒授受甚严,传人甚少,与绝大多数得真传者一样,十分珍密其技,不肯轻传。
 
  在河西的另一支杨氏有位“堂”字辈的杨凤堂,也是杨殿卿的弟子,后移居信阳,其兄弟有杨宗堂、杨学堂等多位,分布在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地,其晚辈为“海”字辈,如杨海龙、杨海兵、杨海明等。杨海明现住信阳,是杨凤堂之子,前年我在嵩山少林寺旁的回民武术学校中与海明先生进行了交流,看看都是杨殿卿传下的,有何不同。果然发现有不少差异,海明先生的四把也与杨祥麟大师所传的不甚相同,可能是他后又拜师于化龙老师,受于老的影响所致。此支杨氏在周口以做烧卖出名。杨凤堂先生与杨祥麟大师十分交好,杨大师每次路过信阳时,总去杨凤堂先生处。本人有一张得自日本友人甲菲正也的杨大师七十年代初的“落把”照,与网上杨海明先生出示的杨凤堂先生的“落把”照在外形上十分相似,可见杨凤堂老先生也好功夫。
 
  杨殿卿生于1869年,卒于1943年,心意功夫最精、最纯,人称“飞天狮子”,惜于1943年逃荒时饿毙于安徽界首,时其孙杨凤岐方满周岁。
 
  杨祥麟师生于1896年,卒于1978年,自言十岁时尚见过袁丰义,可见袁丰义在1906年左右尚健在。杨大师十二、三岁时始随叔父杨殿卿、师伯尚学礼学艺。起初,杨大师母亲不让学,担心杨大师脾气不好,学了易闯祸,可杨大师之父杨殿元却要让杨大师去学,说道:“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怕啥?”
 
  杨大师生性酷爱武术,其子杨青海曾对本人说:“世上再也找不出一个比他父亲更爱练武的人了。”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