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拳
2015-08-04 17:49:26 来源:武术河南
一、基本内容
“南无拳”来源于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道教的“内功”(气功)、“外功”(武术)的精华,初建时的目的是防身、健身和护庙。“南无拳”始创于洛阳,单传于洛阳,30多年前由传承人到海南服役,将“南无拳”带到海口,现在主要分布区域在洛阳、海口两地。
上清宫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发源地,除老子曾在此处酝酿《道德经》、创立道家学说外,后来道教的开山祖师张陵、万古丹经王魏翱、帛家道开山祖帛和、全真道开山祖王重阳等多人在此处修炼,创立各自的道派。“南无拳”是曾任全真道掌门的道长谭处端所创。谭处端,洛阳人,初名玉,后迁山东海宁,字通正,号长真子,为王重阳次徒。王重阳1167年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道,谭处端在1174年回洛阳,先在朝元宫(今洛南西霞宫)传道,后住持上清宫,并创立了“南无派”拳术。“南无拳”至今己有835年历史。原来一直在洛阳道教南无派内部代代单传,据可查考:清朝末年,“南无派”第28代传人郭德禄从南阳到洛阳住持上清宫,遂把传承的“南无拳”带回洛阳。1922年,郭德禄把“南无拳”传给第29代师惟新。师惟新是上清宫住持,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河南省道教协会与洛阳市道教协会会长,1989年去世。1962年,师惟新把“南无拳”传给刘成庄(在家弟子,道号刘良仙),刘成庄遂成为“南无拳”的第30代传人。1976年,刘成庄参军到广东省海南岛,遂把“南无拳”带到了海南。师惟新自刘成庄参军后到1989年去世,没有再传“南无拳”给其他人,刘成庄是“南无拳”在当代中国唯一的传承人。
“南无拳”的风格特点:
1、健身养生:意守神聚、调精养气、形动气随、疏通经脉、健脾强肾、性命双修。
2、技术特点:姿势舒展、形正意远、气势宏伟、动静相间、倗收弹踢、拧裹钻翻、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3、防御特点:铜头铁裆、金身刚体、心动意随、意到气到、以静制动、借力打力。
4、技击特点:动若蛟龙、势如猛虎、步如蛇行、力发八面、攻守兼备、后发先至。
二、发现过程
2008年10月央视播出《铁拳侠义:刘成庄》后,刘成庄更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当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传统武术拳种大赛上,刘成庄获特等奖。当年12月,西安市邀请刘成庄到西安展示南无拳,得到道教界、文化界、体育院校国家级拳师的广泛认可,并将策划开发南无拳,欲请刘成庄到西安坐镇,传授“南无拳”。
刘成庄和他的南无拳当然也牵动洛阳故乡人的心。得知此消息后,洛阳市老城区领导高度重视,今年正月初六,一向重视洛阳上清宫老子文化产业园区整体开发的洛阳市副市级领导老城区区委书记翟应征亲自带队飞往海南,向刘成庄反复介绍洛阳市关于上清宫的近远期规划,千叮咛万嘱托,让刘成庄先把家乡的事情办好。
今年5月,刘成庄受老城区之邀回到故乡。刚刚送走中国2009世界邮展和河南省第27届牡丹花会的洛阳城区美丽动人,上清宫森林公园绿树成荫,看到这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刘成庄流下了热泪。他说:“天涯游子,根在河洛。我要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刘成庄表示,上清宫园区的开发应有武馆、武校,他将到此传授南无拳,并婉转辞去西安方的邀请。5月底,由老城区区委书记翟应征主抓,老城区文化旅游局负责“南无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面展开,大力投入了人力、财力,对“南无拳”文字和视频申报资料进行了编写和录制,现已报送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相关专家作出的价值分析
2009年7月15日下午4时,老城区邀请我市知名专家学者徐金星、蔡运章、宋继敏等6人对“南无拳”申报第二批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审论证,论证会由副区长陈巍同志主持,区委书记翟应征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在论证会上,专家对“南无拳”做了高度的评价。“南无拳”是在承袭全真教道家拳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套当代拳法。它在遵循顺任自然、清心寡欲、德养结合、养练合一的同时,更加注重强身健体、修心养性、攻防结合、防病去疾。南无拳以其特有的创意和独到的实效,对当今社会有非常积极地现实意义,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做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列席论证的各位专家,一致同意“南无拳”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产,使其得以薪火传承,造福人类。
四、地方保护计划
(一)保护内容
1、撰写道学武术学理论文章若干篇(道教、武术、保健、治病、养生、美容)。
2、编写专著《洛阳上清宫——刘成庄与“南无拳”》,预计25万字(道教功法源流、刘成庄与上清宫、故都少侠、戎马天涯、功成南粤、名满华夏)。
3、编写“南无拳”实用教材——5万字(套路组合、分门别类、规章制度、文图并茂)。
4、制作《奇人奇术走天涯》电视专题——半小时(撰稿、拍摄、制作、播出)。
(二)五年保护计划
1、编写武谱、制作教学光盘。
2、在中小学推广“南无拳”把培养新人的工作从娃娃抓起。
3、培养接班人。
4、加大宣传力度,使洛阳“南无拳”在中国乃至世界发扬光大。
(三)保护措施
1、每年有工作计划,计划要切实可行。有落实,有监督。
2、每年开展一至两次“南无拳”拳术文化研讨,规模依情况而定。
3、全方位开展海内外拳术联谊活动。
4、举办一年一度的武术比赛。
5、建议通过相关部门制定措施,聘请武术教师,在初中、高中学校利用体育课传授“南无拳”,使这项民族文化有生长之地。
(四)建立机制
1、建立以政府牵头、部门联手的专题保护机制,规划与具体措施相结合,文化活动与海外联谊相结合,建立协会,分工负责,对口管理。
2、成立“南无拳”武术馆。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