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
2015-09-06 19:05:46 来源:武术河南
八极拳以其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于世。拳谚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动作干脆,发力刚猛;挨、傍、挤、靠,无处不到,崩、撼、突、击,瞬间发力,动如崩弓,发如炸雷,急如闪电。
八极拳近几年非常流行,起源地仍有争议,有八极拳发源于博爱县月山寺一说,故又称“月山八极拳”。“河南焦作岳山寺”,“岳山寺”系“月山寺”之误。金代所建“月山寺”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位于现博爱县北郭之月山。在“月山寺”的碑文及文献中,确有记载:月山寺第二代主持苍公,直隶保定人,武进士出身,创八极拳。200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收录第二批、得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极拳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中原三大名拳。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八极拳高手。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老师和护卫官霍殿阁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的警卫李健吾和蒋介石的警卫刘云樵也都是深藏不露的八极拳高手;在民国政府时期,曾把“八极拳”列为国术馆的必修课。
八极拳的起源时间和地点,至今说法不一。一说,起源于明代,因在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罗篇》中,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极拳”。二说,源于武当,是道士所创。三说,是清代河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创。四说,是清代一号“癞”的云游道士所创。但是,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切史料依据。
不过目前大家公认的开门八极拳发祥地,在河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北靠京津,南接山东,每年都吸引着日本、韩国、美国等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大批武术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八极拳传人吴连枝更是名满武林,多次应邀东渡日韩讲学,开门八极拳也成为孟村人以武会友及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
八极拳动作刚劲、朴实无华、发力爆猛、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极为刚猛。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崩撼突击、挨膀挤靠、贴身劲发。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习武之人,习惯于将八极拳的特点总结为“崩撼突击、挨膀挤靠、贴身劲发”。
开门八极拳中有一绝招叫做“贴山靠”,弟子们练习此招时,常常会用自己的身体去靠墙、靠树、靠桩,可想而知其威力之大。贴山靠在进招之时的关键就是进身,以“打人如亲吻”的距离接近对手,用肩部撞击对方。其看似以肩部为发力点,实则结合了腰胯部的扭转力,合全身之力向对方靠去,给人极大的伤害,将人摔倒。“开门出手,六力合一”,六大开之劲力,在开门八极拳的“贴山靠”上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八极拳历史悠久,代代涌现出诸多的武术名家,在武术界影响很大。其中比较有传奇色彩的是在《武林史话》一书中记载的八极拳师三大保镖。近代八极拳名家李书文有三大弟子,其中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小弟子刘云樵,当过蒋介石的警卫;而与刘云樵同时学八极拳的李健吾,做过毛泽东主席的警卫。如此,李书文的三个弟子先后出现在多变的中国历史权力层支撑点上,可见八极拳的强劲。
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马德行、马优属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