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
2015-09-06 18:54:52 来源:武术河南
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历史。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印度高僧跋陀在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其后,又有不少印度高僧到少林寺传授禅法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神力信仰和禅定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其中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首倡禅宗,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
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少林功夫“禅武合一”的精神,对中华武术乃至佛教信仰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在追求技法精进的同时,同样重视心性的修炼,少林寺僧人通过修习少林功夫找到了觉悟佛法的另一途径。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约束。戒律体现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宗旨,是宗教徒的生活准则。佛教最基本戒律为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在少林寺特定环境中,戒律又演化为习武戒约。戒律在习武者身上,又表现为武德。这种戒律约束也直接影响了少林功夫的技术风格。少林寺僧人练习武功,只为自卫,不为攻击,所以少林功夫时时表现出节制谦和的特点,动作特点是幅度小、含蓄,讲究内劲,短小精悍,后发制人。
少林功夫具体表现为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的表现形式。套路是由一组动作组合起来的。动作的设计和组合成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之上,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则: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少林功夫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不断地去芜存精,创新发展,形成了使人体潜能高度发挥,实为最优化的人体运动形式。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各个流派中,历史悠久,门类最多,体系最大的一个门派。根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套之多,其中流传有绪的拳械精品有数十种。少林功夫套路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552套,另外有七十二绝技,以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独特的功法156套。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
2006年,少林功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