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古代健身气功
2015-09-06 19:32:46 来源:洛阳网
在武侠小说中被称为武功秘籍的《易筋经》,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气功功法。在我市伊川县半坡镇孙村,村民孙宗懿(又名孙转运)习练易筋经30余年,是天法门易筋经第九代传人,对易筋经颇有研究。
1、源自古代导引术
在武侠小说中被称为武功秘籍的《易筋经》,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武林第一绝学”。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都有关于易筋经“神功”的介绍,通过《易筋经》习武之人可修炼成很高的内功。易筋经高手出掌可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轻则令数十人伤亡,重则山崩地裂。
伊川县半坡镇孙村村民孙宗懿,是天法门易筋经的第九代传人,他习练易筋经30余年,对易筋经颇有研究。
孙宗懿说,小说和影视剧中易筋经的威力是艺术的夸张,易筋经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气功,坚持习练可以增强体魄,但也有局限。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历史悠久。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易筋经》课题组专家考证,“易筋经系秦汉方仙道的导引术经少林寺僧侣改编而成”,不仅其动作源自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其经文也受马王堆汉墓竹简医书的直接影响,其积气、治气、治神气、练筋、采日月精华法等皆来自马王堆汉墓竹简医书。
《易筋经》自古与《洗髓经》并传,二经的创编者有两种说法流传最广:一种说法认为二经及少林武术都是达摩所传,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二经实为明天启年间天台紫凝道人所著。
达摩原为南天竺国(南印度)人,公元526年来到中国并最终到达嵩山少林寺,人称中国禅宗初祖。在《易筋经》流传过程中,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史料记载,达摩所传禅宗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主。虽然经文难懂,但肢体导引简单易学,因此,六朝至隋唐年间,河南嵩山一带盛传武术及导引术。易筋经的肢体导引动作经历代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后广为流传,但经文解读只在少林寺门内秘传。
导引术是我国传统养生法中最为典型的修炼法,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皆有发展。它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辅以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强调身心的修养,主要用来宣导气血、强身治病。
“古代的导引术,就是现在所说的气功。”孙宗懿说。
2、天法门易筋经
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显示,清朝时,少林寺永化堂第五代弟子宁公将易筋经传于登封石道乡阮村。20世纪80年代,宁公第八代弟子张承辉、郝石贵将易筋经传到伊川。
少林寺永化堂由少林寺住持曹洞宗高僧无言正道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以禅武医为要义。少林寺永化堂第五代弟子宁公,法名超宁,号天法。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生,俗姓李。8岁入少林寺,20岁受具足戒。宁公在少林寺习武33年,春夏秋冬,旦暮习禅;雨雪阴晦,研修武功;精于各种少林拳械,为少林知名拳师。41岁时,宁公云游至登封石道乡阮村,向民众传授武功,使阮村民众多受教益。
宁公在阮村传武10年,将其所学刀、枪、剑、棍、拳等悉传于民,教民习武,使其知武之用,一曰防身,二曰健身。宁公教民修德,使其知德为武先,有德则除暴安良,无德则害国害民。
孙宗懿说,宁公所授武功以号命名,称为天法门武功,其易筋经被称为天法门易筋经。宁公第一代弟子有李焕成、李希聚等五人,其后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1983年,天法门第八代弟子张承辉、郝石贵在伊川县江左镇五里头村办武术班,21岁的孙宗懿欣然前往学习。
回忆起当时学习天法门易筋经的情景,孙宗懿说这是一种缘分。因为天法门易筋经与嵩山少林寺关系密切,自创始以来仅在天法门内密传,所以师父选弟子非常严格。当时和孙宗懿一起在武术班研习的学生有30多人,学习易筋经的只有他一人,他能被师父选中可谓有缘。
孙宗懿说,易筋经习练有三大特点:其一,易筋经要求身体能充分屈伸、扭转,使骨骼、关节、肌腱、韧带等组织做多方位的运动,从而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其二,易筋经要求上下肢与躯干之间,肢体与肢体之间协调运动,彼此相随,密切配合。其三,易筋经练习以腰为轴做脊柱旋转、屈伸运动,在宁静的状态下,由四肢带动脏腑之气的自如运动。
同时,孙宗懿还对易筋经的防病抗衰原理进行了苦心研究,他撰写的《治八益功法原理浅析》等论文,先后在《河南中医》《中医学报》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
3、健身功效明显
初见孙宗懿,我感到意外,生于1962年的孙宗懿看起来很年轻——头发乌黑,面色红润,鲜有皱纹,走起路来体态轻盈。“头发没有染过,我很少生病,这都是易筋经的功劳。”孙宗懿说。
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易”即变易、活动、改变,引申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适合老、中、青、少年各类人群练习。
以现在常见的腰椎疾病为例,易筋经是一种简单易学、方便易练,而且效果显著的腰部锻炼方法。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陈昌乐撰文《习练易筋经保您不腰痛》,指出正确的锻炼可以疏通腰部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改善腰椎运动功能,缓解腰部肌肉疲劳,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的目的。
易筋经共计十二式,其动作中包含了丰富的腰部运动。第四式摘星换斗式通过意存腰间命门,将人体的真气收敛,沉入腰间两肾及命门,可达到壮腰健肾的目的。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式的动作可使腰部肌肉不断伸缩,进行紧张与放松的交替,有利于锻炼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肌肉血液循环。第十式卧虎扑食式要求腰部前屈、后伸,第十一式打躬式腰部的前屈,都可尽可能地扩大腰椎前、后的活动度,刺激椎间盘组织,促进组织修复。
易筋经的健身功用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重视,该中心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气功功法的基础上,组织编创了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四种健身气功。目前,在健身气功项目的各大比赛中所推崇的也是这4种功法。
孙宗懿说,他现在已经能在行走、坐卧之间练功。在现场演示易筋经十二式的全部动作之后,他随意转动身子,踢打腾挪之间身手依然矫健。
“我习练易筋经只为强身健体,不为武功技击,但是易筋经确实可提高练武者功力。”孙宗懿强调。眼下,为了将天法门易筋经传承下去,他正在努力寻找一个合格的徒弟。伊川县文化馆馆长于红卫准备为易筋经开设学习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联系伊川县文化馆进行咨询。(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