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河南武术第一门户网站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公告:大型综合武术文化门户网《武术河南》隆重上线啦!传播河南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与广大武术挚爱者同行!
首页 > 武术版图 > 功夫地图 > 洛阳

谭长真开创南无一派南无拳却如石沉大海

2015-09-06 19:45:10  来源:武术河南

  金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八月,全真道“七真”之一谭长真来到洛阳,居住在洛水之南的朝元宫修炼传道。

 
  谭长真本来就是洛阳人,生于金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幼年胆大惊人,不惧水火。相传一次他不慎落井,竟在水面上不惊不哭,令人称奇。他成年后腿部患病,出入全靠拐杖,后因故迁居山东宁海。
 
  王重阳到宁海传道,先居住在马丹阳家。为感化马丹阳,引其入道,王重阳每日苦口婆心相劝,又结草庵而居以示恒心。谭长真得知王重阳从洛阳而来,倍感亲切,又想让其为自己治疗腿疾,便不顾天寒地冻,拄着拐杖直奔草庵拜访。谁知,王重阳已关庵门,正在练功,对敲门声置之不理。天渐渐黑了,寒风凛冽,吹得谭长真瑟瑟发抖。但他坚守庵前,毫不退缩,隔段时间便轻叩一次庵门。夜半,王重阳终于被谭长真的精神所感动,迎接其至庵中。
 
  王、谭二人相见恨晚,谈得十分投机,于是同榻而卧。第二天清晨,谭长真下床,顿感腿疾已消,身体舒泰,惊讶感激之余,即拜王重阳为师,弃家入道。王重阳为其取法名处端,号长真子。于是,谭长真守侍师父左右,潜心研学道法丹诀,功法大成。
 
  王重阳仙逝后,谭长真与师兄弟一起为师父守墓三年,尔后行走天下传道,他首先选择了故乡洛阳。
 
  洛阳朝元宫乃道教名观,殿堂巍峨草木深,谭长真到此便喜欢上这里。他写诗道:“宫门寂寂锁祥烟,古迹灵踪尚俨然。云罩连枝烹药鼎,霞先灵井溉丹泉。日魂炼就华胥国,月魂收将不夜天。紫诏师真归去后,未知孰继大罗仙。”
 
  朝元宫出过不少道教名人,宋朝朗然子在此修炼内丹功法,名声大振。谭长真对“河图洛书”颇有心得,深谙阴阳相配之道,加之得师父王重阳真传,受前人朗然子启迪,琢磨出一套独特的修炼方式,形成自己的道派南无派,有了自己的拳法南无拳。南无,原为佛教用语,意思是“致敬”、“归命”,而“归命”一词,正是老子《道德经》“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缩写。
 
  谭长真的南无拳分刚、柔两部分。刚的拳法练成是铜头、铁臂、铁手、铁脚、铁裆,手劈断砖,拳砸透墙,强汉踢裆,纹丝不动;柔的拳法练成是春风摆柳,气贯筋骨,疾去痛消,步履轻盈。数年后,谭长真自以为修炼圆满,功法大成,写《西江月》一首以示纪念:“学道休于外觅,灵苗出自心田。铁牛耕透见根元,全在殷勤锻炼。认证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六钧弓硬拽来圆,箭箭红心有验。”
 
  谭长真除在朝元宫修炼外,还游览洛阳胜迹。他在福昌县(今宜阳县)东的古韩国故城(今韩城镇)遗址处,选择了一处环境清幽之地结庵隐居修炼,并收徒传道。其弟子王志明居庵达数十年之久,直到80多岁,仍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可见是得到了谭长真的真传。
 
  谭长真曾在关中游历数年,留下许多传说。传说谭长真云游到洺(míng)河白家滩,这里有一个农夫,见到他便跪地磕头道:“可见到梦中赐药的师父啦!”原来,这个农夫长年患病不起,某晚,梦到一位道士送给他一包药粉,他服药病除。他梦中的道士跟眼前的谭长真一模一样。谭长真到高唐县时,曾到县城的一个茶馆饮茶。他感觉与馆主投缘,便顺手写下“龟蛇”二字,交给馆主说:“你把它放在墙壁中,可镇大灾。”这年年末,县城果然失火,只有这个茶馆幸免于难。
 
  数年后,谭长真回到洛阳。他在朝元宫东侧的数亩空地上筑庵居住,每天接待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询经问道者。他把自己的真传和修炼体会、真诀,编成《水云集》供弟子和信众使用。
 
  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四月初一,谭长真逝于朝元宫,其住室留有异香,数日不散。其弟子将他葬在朝元宫附近。后来,谭长真被元世祖封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被元武宗封为“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
 
  谭长真在洛阳创立全真南无派,现仍有百字谱系传世。据说,现今洛阳上清宫道士即为其嫡传派系。但是,谭长真的南无拳如何传承呢?史书没有记载。几百年来,南无拳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成了一桩历史谜案。【原标题:谭长真开创南无一派南无拳却如石沉大海】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