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河南武术第一门户网站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公告:大型综合武术文化门户网《武术河南》隆重上线啦!传播河南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与广大武术挚爱者同行!
首页 > 武术版图 > 功夫地图 > 许昌

武子梅花拳:体现速度和力量

2015-09-07 17:32:58  来源:武术河南

  来源:许昌晨报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昌,作为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武子梅花拳主要传承地,练习武子梅花拳的不足百人。武子梅花拳有哪些历史渊源?昔日盛极一时的武子梅花拳该如何传承?5月19日,记者采访了芦国安和杨永安两位武子梅花拳老拳师。
 
  武子梅花拳在许昌曾经盛极一时
 
  今年66岁的拳师芦国安是“东大寺武馆”的馆长,11岁开始练习武子梅花拳,师从李合坤、寇运兴,是武子梅花拳许昌第三代传承人。
 
  芦国安说,武子梅花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所创,流传于我国西北的甘肃、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等。清末时期,北京的孔继祥将该拳传给河北的曹振谱(河北冀州大罗村人)。曹振谱幼年拜冀州大孔村孔继祥为师,学习武子穿心梅花拳及各类器械。曹振谱勤学苦练,聪颖过人,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清末,他跟随师父到北京开设万顺镖局。后孔继祥病故,曹振谱继承师业,任镖局总镖师。因其武艺过人,侠肝义胆,名震武林,江湖送号“梅花曹”。
 
  19世纪末,镖局生意逐渐衰落,曹振谱迫于生计,关了镖局,来到河南,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隐名于河南开封,课设武场授徒。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许昌武术爱好者东朗斋、葛星和莫名来到开封并聘请曹振谱来许昌传授技艺。曹振谱来到许昌后,又收徒张秀生、寇运兴、李合坤、王邦宪等人。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许昌开展武术比赛,曹振谱门徒荣获前十名的好成绩,顿时名声大振。后来参加开封国考,寇运兴、郭邵芳、杨万清等又名列前茅,并代表河南参加全国南京第一届国术考试,成绩斐然。武子梅花拳在中原大地古树盘根,繁衍生息,得到了发扬光大,盛极一时。
 
  一代名师曹振谱高徒,尽得梅花拳真传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农历二月二十日,在许州阜民堡寇庄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家人给他起名叫寇运兴。因为父亲寇玉海爱好武术,于是决心让寇运兴学习武术。
 
  寇运兴27岁那年,被武林誉为清末江北“十八侠”之一的万顺镖局镖头,河北人曹振谱,应许昌武术爱好者葛心如、董朗斋的邀请,从开封来到许昌,在当时的东门里葛家院设场传艺。
 
  闻得此讯,寇运兴慕名投拜,被曹振谱收为门徒,练武子梅花拳及各类器械。曹振谱不仅武功过人,而且武德高尚。为发展中华武术,他授徒不论出身,不为钱财,不持门户之见。他同许昌洪拳武师张茂林、查拳武师虎军山合场授徒,切磋技艺,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寇运兴昼夜苦练,进步神速,深得曹振谱的喜欢。大梅花拳、小梅花拳、梅花绝命枪、梅花龙形剑等招数,他都融会贯通。年轻力壮的他还开始操练春秋大刀(此大刀仿关羽大刀制成,重达64公斤,刀柄上铸有寇运兴字样),被人称赞“神力”。
 
  1936年,寇运兴被选为中国武术表演队成员,应邀到德国柏林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寇运兴表演的春秋大刀和武子梅花拳赢得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德国舆论盛赞中国武术是“艺术中的精华,体育中的骄傲”。
 
老拳师杨永安在练习武子梅花拳.jpg
  老拳师杨永安,一招一式尽显力量
 
  5月18日16时许,在市区祥和小区,记者见到了杨永安先生。这位65岁的老人头发乌黑,身板硬朗,身材笔挺,说话声音洪亮,打出一套武子梅花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形神兼备,不减盛年风采。
 
  杨勇安是“许昌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会员,13岁开始跟着张武德学习武子梅花拳,22岁师从张秀生,将红拳、查拳、武子梅花拳等多个拳种融会贯通,练得一身好武艺。退休后,他更是坚持练武不放松。
 
  杨永安介绍说,梅花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梅花拳和武子梅花拳并非一回事儿。梅花拳包括梅花拳、梅花桩拳、螳螂梅花拳、少林梅花拳以及武子梅花拳。相传,武子梅花拳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所创。它既有拳法,又有刀、枪、剑等器法,兼具搏击、强身健体两种功能。
 
  “武子梅花拳是一种较原始的拳种,属于典型的北方拳种,讲究腿脚上的功夫,具有较强的‘攻防性质’,没有红拳和查拳的观赏性高。现在人们练习武子梅花拳更注重的是其‘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更具观赏性。”杨永安说,“武子梅花拳一招一式都体现出速度和力量。练习武子梅花拳是对各种人体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是对人心性的一种塑造。我的一位老师说得好,‘身正才能练好拳,身正的前提是心正’,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重视瑰宝传承,用文字和影像资料记录拳法套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曹振谱、寇运兴先后去世。随着时光的流逝,练习武子梅花拳的人越来越少。杨永安说,目前,我市练习武子梅花拳的不足百人,且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
 
  为了让这一瑰宝传承下去,2012年,在市体育局、市武术协会的指导下,我市成立了“许昌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吸收了20余名武子梅花拳爱好者共同研究和切磋拳技,并着手用文字和影像资料恢复武子梅花拳的套路以及基本功法。目前,在芦国安、杨永安、海宝、张中和等武子梅花拳爱好者的带领下,他们已完成武子梅花拳完整套路70%的整理工作,基本功法训练40%的整理工作,器械类30%的整理工作。
 
  “武子梅花拳套路多、招数多,学起来费时、费力。这可能是它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它的许多招数都适用于搏击,普通市民不是很感兴趣,也使它难以像太极拳一样普及。至于刀、剑、枪等器械功夫,就更无人问津了。”杨永安说,学习武子梅花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心性。这样好的国粹瑰宝,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
 
  杨永安说,武术作为体育文化和课堂文化并不冲突,是一种体力运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近视眼”、“小胖子”,与其放纵孩子们抱着平板电脑打游戏,不如让他们走出去、动起来,学习一些武术强身健体。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