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少林文化
2015-08-04 17:29:39 来源:武术河南
第三,少林文化是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少林寺有关注世俗社会的传统,甚至有以武力优长积极参与改变社会事务的传统。
僧人本来是斩断俗欲的方外之人,精神世界与世俗社会划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一般不会再关注世俗,更不要说是介入其中。然而,少林僧人或出于国家征调,或出于自己的主动,往往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事务,特别是国家重大事务。明代,少林寺武僧走出僧房,直接参与平定动乱的战争,参与抗拒外寇的战争,以及明代末年,武僧干脆脱下僧衣换上铁甲者,史载昭彰,不一而足。显然,少林寺不是一个纯粹超乎外部社会而远离世俗,完全不关心社会事务的僧团。它的关注和介入世俗事物的传统,其实也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宗教文化不断从世俗社会寻找人文资源的一种方式。我以为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宗教观,这对少林文化的发展非常之重要。如果不是直接接触战争和一般社会冲突,没有这个最基本的实验基地,单凭深山修练,冥思苦想,就能练就超凡的功夫,那是幻想,是神话,是小说家言。
第四,少林寺有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这一点特别表现在武术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文化差异很大。其中最大的差异当然是南北之间,这在武术上尤为明显。其实即使是北方也有区域差异,南方亦然。但封闭保守的小农社会,自然经济形态,大大制约了交流的主动性,这正是民间武术门派林立,往往敝帚自珍、自以为是的根本原因。我们从少林武艺的发展进程看,特别是有较多资料可供研究的明代少林武术看,少林寺在这方面明显有所突破,其交流空间相对宽阔,频率较高。
少林寺吸收过南方的东西,如俞大猷就曾经把自己演练的福建的死把棍法教给少林武僧宗擎等,那是与北方棍法完全不同的一种长身南棍。从程冲斗的《少林棍法阐宗》来看,明末少林寺“洪”字辈的武僧所传棍法则是以“条子”为代表的北方活把棍法,这种棍法又被少林武僧传到江南,后来变成“徽派武艺”的重要构成部分。枪法也是如此。明代南北有多家陆合枪法,各家有一定差别,枪的材质长短均有不同。但从明末清初的资料来看,原为少林僧人出身的刘德长等人的枪法,其实已经有融南北枪法为一体的趋势。这里面的交流与融合非常典型,也非常有意思,可以看到少林武僧对武艺交流的主动和识见之高。这同样是一种文化交流。明代少林武僧时常奉命出征,足迹遍布南北各地;也有僧人以游方僧身份奔波在各地,有的是寻求为国为民的用武之地,有的是寻访武林知音,以交流技艺。一些少林武僧实际上担当了传播与交流武艺的媒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引人入胜的武术文化现象。
嵩山雄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这是少林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自古以来,少林僧人来自四面八方,可以考见其地望的僧人中,河南籍的并不多,这足以说明少林僧徒来源甚广。他们之中应有专为寻求武艺而来的,外寺僧人特来求艺的也应不乏其人。这使少林寺实际上成了中原大地乃至南北武艺交流荟萃的集散地。在封建国家对民间武术多有禁约的古代,特别是明、清两代,少林寺的这个作用非常之重要,对中国武术,特别是民间武术的技术走向和流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三
少林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模式,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在经历了千百年来与各种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之后,少林没有丧失自我,没有发生文化变异,而是顽强地保持着自己渊源有自的文化结构和本位,保持自己“以武弘法”的特色。这真是了不起的事情,是非常有性格的文化现象。保持传统与积极汲取其他文化,是一个难以把握的矛盾。从历史看,少林寺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有不少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武术上。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少林寺一直保持吸收外部文化的宏阔胸襟,借以丰富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同时又不丢弃自己的文化优势,是故,在屡经劫波、大起大落之后,终归还能复兴起来,还能再造辉煌。今天少林又以它雄峻千古的姿态,走出国门,寻求新的交流和融合,创造新的文化高点。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