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武学系统——嵩山少林寺系统(二)
除了正常的还俗以外,还必须考虑到战乱的影响。
明祟帧十一年(1638),登封李际遇率部突袭少林寺,杀死僧人甚多。当时,李际遇据少室山御寨,拥众数万,曾与少林寺僧兵反复惭杀,持续数年之久,致使少林寺内殿宇倾圮,野草丛生,僧人星散,元气大伤。此前,嘉靖四十年(1561),俞大猷途经少林寺时,千余武僧呈演武技的壮观场面不复再现。如此险恶的生存环境,迫使少林寺大批僧人离寺还俗流散四方。
由明入清,天下未定,战火不息,统治者无暇顾及少林寺的修缮。到康熙十三年(1674)时,寺内仍是"荆棘蔽门,藤萝塞户,无人居者数年"。此后,寺内虽然有了少数僧人,但荒凉破败之象并无多少改观。康熙二十三年(1684),河南布政使衙门官员张思明陪祀中岳,顺访少林寺,“见榛莽荒秽中,散瓦数椽,风雨不蔽”,“法堂草长,宗徒雨散”。
明末战乱,对少林寺打击极大,使其在近百年内未能恢复元气。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清廷下令全面修整少林寺,雍正帝亲览寺图,特命河东总督王士俊主持其事,以雍正十二年(1734)的漕运节省米价银两和河南省积存公款为经费,经数年经营,少林寺才焕然一新,恢复旧观,寺僧也逐渐增加到数百人,武风重炽。
迨至晚清,内忧外患,接锺而至,民生凋敝,国库空虚,少林寺又渐呈败象。
入民国,少林寺僧兵卷大军阀混战,隶属樊钟秀的建国豫军,与国民军冯玉祥部作战。民国17年(1928),樊钟秀失利,退守少林寺。国民军石友三部苏启明旅遂纵火焚毁少林寺,使这座千年古刹顿时化为一片焦土,寺僧被迫逃亡。"
这是近三百年来少林寺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寺院主体建筑几乎悉数被毁,•寺僧星散,大多还俗,少林寺从此一撅不振。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寺僧人数虽有所增加,但也不过区区数十人,再也无复当年之盛况。
明代以来,少林寺僧人或自愿还俗,或被迫还俗,其结果都是星散四方,流落于山野草莽之间。他们把少林武功带到四面八方,在其所到之处,往往催生了一些新的地方拳派。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地的一些武林传说,可以间接作为佐证。
数百年来,少林寺与俗界交往十分频繁。这种交往,一方面使俗界武功的某些精华传人少林寺,逐渐融人了少林武功体系,使少林武功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提升,从而保持其应有的生命活力,成为中国武林中延续千年的长青之树;另一方面,随着少林武功在俗界的广泛传播,少林寺的名望如日中天,犹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伊然成为众望所归的天下武学圣地。许多拳派都把本派的渊源追溯至少林寺,自命为“少林派”,自愿从属于少林武学系统,集结在嵩山少林寺的大旗下。于是,少林武学系统几乎囊括了北方地区的大部分拳派,并直接促进了峨眉、南拳、形意诸大拳系的形成和发展。
从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晚期这四百年间,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其时,流派竞起,争奇斗妍,拳派如林,高手如云,诸大拳系或已成形,或初见端倪,中国武坛的大格局已基本定型。而这一"黄金时代",也正是少林武功的辉煌发展时期。少林寺顺应武术发展之潮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始终占据着中国武术的制高点,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领军寺院",为中国武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