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河南武术第一门户网站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公告:大型综合武术文化门户网《武术河南》隆重上线啦!传播河南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与广大武术挚爱者同行!
首页 > 河南广角 > 中原武学

中原行吟—中原武术文化

2015-08-04 17:34:28  来源:武术河南
 
  在河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不少有关古代中原武术的珍贵资料,如郑州出土的“剑戟对刺图”,唐河出土的“击剑图”,南阳出土的“舞剑图”和“空手夺枪图”等,反映出当时的武术已经出现了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同时,中原地区又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行气,又称导引,今通称气功。道家气功是我国各种气功中影响最大的一支,盖源于老聃和庄周,而这两位先哲都是中原人。
 
  老庄的行气理论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其后成为中国武术内功训练的基本理论。老子所揭示的某些哲理,诸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大巧若拙等,后来被中国武术的各种拳派普遍吸收,更被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诸内家拳派奉为技击原则。庄子在《刻意篇》中所言的导引动作,可视为行气与武术相结合的雏形。
 
  内外兼修、形神合一是中国武术的基本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与气功相互渗透融汇,气功家吸收武术中的某些动作以加强导引效果,武术家则通过系统的行气训练来合理调节心态情绪,以充分调动人体内部的潜力,追求“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的技击效果。这样,不仅促进了如少林拳那样的外家武功的发展,而且为太极拳等内家武功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元之际,武术与行气的密切结合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大趋势。少林武功至明末而大备,太极拳至清初而崛起,都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历史上中原人民的性格气质对少林拳系的影响。
 
  中原地区历来自然条件比较艰苦,夏季炎热,冬季酷寒,多水旱之灾,且兵连祸结,战乱频仍。在如此环境的长期磨砺下,中原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厚朴实、坚韧不拔、刚勇骠悍的品格。他们“拙于作伪,亦羞于作伪”,很有毅力和耐性,但又乐天知命,保守性较重,“得寸守寸,败亡不易。”①相对于东南沿海人而言,中原人举止比较严谨,传统观念更重,思想不易激进。这种比较循规蹈矩的思想特点,使他们很容易接受神权崇拜,也使他们容易迷信佛教的轮回之说。所有这些,都为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合适的土壤。
 
  中原人身高体壮,伟岸多力。他们多憨厚之态,少黠敏之智,反映在拳路上,则是大开大合,劲力迅猛。少林拳质朴无华,很少搞花架子,其编排完全从实战格斗出发,来去一条线,起横落顺,即横身而进,顺身(侧身)而落,在击敌的一瞬间,使自己身体的受敌面积变得最小。它要求“拳打卧牛之地”,意思是与敌接战,或进或退,不过是两三步之间。中原人身体重心较高,所以少林拳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又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
 
  关于少林武功起源,前人多附会于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528或536年)。说他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罗汉十八手,又撰有《易筋经》一书,少林寺僧众遂据此而演化出繁富的少林武术。
 
  其实,菩提达摩并没有长住少林寺,乃至面壁九年的事,他也从未创编过罗汉十八手,更没有写过《易筋经》。《易筋经》本是一部伪书,是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托名达摩所撰。书中托名唐初名将李靖(原名李药师)所写之序,漏洞百出。《易筋经》的出现,比达摩所处的时代晚了一千一百年。这本书大概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才传入少林寺,不久又由少林寺传出,于咸丰八年(1858年)刊行,内容有所增加,易名为《卫生要术》。关于达摩的不少传说,大多是北宋初年才问世的《景德传灯录》中杜撰的,不足为据。
 
  少林武术的渊源,只能是北方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民间武功。至迟在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武功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行气导引之术也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少林寺的和尚多数来自中原民间,有些人入寺之前就会武功,入寺之后又在僧众之间相互切磋传授。少林寺僧一向有兼收并蓄、善于学习的传统,所以能够广泛吸收僧俗两界的武功精华,不断总结提高,并有所发展创造。
[责任编辑:武术河南]

相关阅读